【東大新聞網12月18日電】(通訊員 王冬)近日,東南大學集成電路學院、MEMS教育部重點實驗室黃曉東教授課題組在國際著名期刊《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上發表題為“Reconfigurable CMOS-Compatible Supercapacitor-Diode Empowering Computation Efficiency for Human-Machine Interaction(中文題目:CMOS兼容的可重構超級電容器二極管為人機交互賦能)”的研究論文,該論文是團隊在能源與信息一體化器件及應用方向的最新成果,提出了能源賦能信息的新思路。
作為后摩爾時代的重要發展方向,智能微系統技術集傳感、存儲、計算、通訊等功能于一體,具有微型化、智能化、系統化的特征,在人機交互、航空航天、醫療健康、消費類電子、物聯網等諸多領域顯現出巨大的潛力。
能源與信息器件的融合有助于促進智能微系統的微型化及智能化,對于智能微系統的發展至關重要。本文報道了一款CMOS兼容的可重構超級電容器二極管,該器件兼具能量存儲與離子整流雙功能。此外,提出了能源賦能信息的新思路:一方面,通過將能量存儲功能融合到離子整流功能中,器件顯示出可調的離子整流特性。在此基礎上,成功構建了多值邏輯門;另一方面,基于器件可重構的易失性和非易失性的能量存儲特性,成功構建出儲備池神經形態計算系統。該工作有助于推動智能微系統在人機交互領域的應用。
該論文的第一作者是東南大學博士生王冬和碩士生楊博帆,東南大學特聘教授黃曉東老師為論文的通訊作者,東南大學為唯一完成單位。該研究得到了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的資助。
文章鏈接:https://doi.org/10.1002/anie.202421913
供稿:集成電路學院
(責任編輯:翟夢杰 審核:宋健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