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大新聞網1月10日電】(通訊員 湯玉琪)近日,東南大學智能材料研究院院長、首席科學家、化學化工學院李全團隊在腫瘤光免疫治療領域取得重要進展。相關成果以“A self-assembling nanoplatform for pyroptosis and ferroptosis enhanced cancer photoimmunotherapy”(用于焦亡和鐵死亡增強癌癥光免疫療法的自組裝納米平臺)為題在線發表在國際權威學術期刊《Light: Science & Applications》上。東南大學碩士研究生王志超為本文第一作者,東南大學李全和湯玉琪博士為論文共同通訊作者。
免疫抑制的腫瘤微環境和腫瘤細胞低的免疫原性導致目前開發的納米平臺的免疫治療效果并不理想。而焦亡和鐵死亡,作為兩種典型的免疫原性細胞死亡形式,已被證明可以激活或調節免疫系統。然而,現有的細胞焦亡和鐵死亡介導的免疫治療主要依賴化療藥物,但耐藥性和毒副作用問題限制了其臨床應用。因此,開發一種能高效引發腫瘤細胞焦亡和鐵死亡的雙功能誘導劑聯合免疫佐劑來增強光免疫治療的納米平臺,將有利于癌癥光免疫治療領域的進一步發展。

圖1. 多功能納米平臺實現癌癥光免疫治療的過程。
光免疫治療是一種結合光療法和免疫療法的新型癌癥治療方法。這種方法不僅可以直接殺傷腫瘤細胞,還能促使腫瘤細胞釋放腫瘤相關抗原,激發全身抗腫瘤免疫應答,抑制腫瘤復發和轉移。一直以來,李全團隊聚焦于腫瘤光免疫治療的研究。在前期研究 (Adv. Mater. 2023, 35, 2300232; Adv. Mater. 2025, 37, 2416122;Adv. Funct. Mater. 2024, 34, 2314832; Adv. Funct. Mater. 2024, 34, 2405367; Adv. Funct. Mater. 2025, 35, 2416359等) 的基礎上, 李全團隊構建了一種溶酶體靶向的pH響應的光誘導腫瘤細胞焦亡和鐵死亡雙功能誘導劑聯合免疫佐劑的光免疫治療納米平臺。該納米平臺可以主動靶向腫瘤細胞,并在腫瘤細胞的溶酶體中積累。在溶酶體的酸性環境中,納米平臺崩解,釋放出其中的光敏劑和免疫佐劑。光敏劑在光照作用下產生大量活性氧和熱量,導致溶酶體功能障礙并觸發腫瘤焦亡和鐵死亡。同時,這一過程配合免疫佐劑進一步激活全身性抗腫瘤免疫應答,實現光免疫治療效果。
該研究工作得到了江蘇省“雙創團隊”計劃等項目的資助。
論文鏈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377-024-01673-1
供稿:化學化工學院
(責任編輯:劉明源 審核:李小男)






















